——寫在湘潭市第一中學建校120周年之際
肖中華
市一中如今的校門為第七代校門。
樹兒綠,燕南飛,五月的鮮花開滿城鄉(xiāng),散發(fā)出誘人的芬芳。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湘潭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潭中),近距離欣賞這所名牌老校的綽約風姿,領略其代代傳承的文化底蘊。
幾名學生陪我們走進位于鐘樓一樓的校史館,邊走邊講解潭中的光輝歷史:初創(chuàng)時期的輾轉流離,戰(zhàn)爭年代的風雨如磐,和平建設時期的跌宕起伏,改革時期的一馬當先,新時代的破浪前行。年輕學子侃侃而談,神采飛揚,煥發(fā)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氣息。
走出鐘樓,溫暖的陽光灑滿校園。有學生在鐘樓旁的操場上打籃球,騰挪跳躍;谷水塘邊的教學樓傳來瑯瑯書聲,聲聲悅耳。身邊時不時有學生走過,腳步輕快,笑容燦爛,一如這美好的季節(jié)。
鐘樓矗立,谷水微波,老樟樹新葉滿枝,俏水杉株株挺拔。眼睛所看,耳朵所聽,正青春。心中所思,腦中所想,是潭中兩甲子的風雨兼程,如鐘樓那或遠或近、若有若無的鐘聲,引人遐想,催人奮進。
奮進者永遠年輕。潭中,正青春。
谷水塘邊的學生宿舍玉樓。
讓我們把目光投到120年前。
1902年初夏,羅正鈞、謝鼎庸、王國棟等先賢仰觀大局,順應潮流,在河西十二總雨湖路陶公祠創(chuàng)立了湘潭縣學堂,成為湖南省內最早興辦的公學之一。建校后,時代更迭,校址數(shù)次遷徙,校名幾經更易,1955年正式更名為湘潭市第一中學。
《建黨偉業(yè)》中“火燒趙家樓”的陳大榕1929年至1931年、1943年至1944年兩度出任潭中校長。華國鋒同志在潭工作期間曾兼任兩年校長,為學校書寫“公誠勤樸”校訓。
辛亥革命先烈王度,中共湘潭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第一任書記、革命烈士楊昭植,愛國青年黃道奇、汪文愷,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萬婉玲,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全國“三八”紅旗手獲得者劉慶楣,南車集團原董事長趙小剛……120年來,潭中堅持與民族同命運、與時代共前進的辦學方向,培養(yǎng)了8萬余名學生。潭中學子畢業(yè)后走向四面八方,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見證這一悠久辦學歷程的,首推作為潭中標志性建筑的鐘樓。
1936年暑假,潭中整體搬入新校區(qū),從此結束四處漂泊的辦學歷史。新校區(qū)位于十四總后風車坪(即今址),占地15畝,建有鐘樓(教學樓)、北樓(教師宿舍)、健身房、學生宿舍及食堂等,兼有水池、花園、大操坪。鐘樓因位于建筑群的正中心,又名正棟。
潭中是當時湘潭最好的公辦中學,而鐘樓又是學校最高、最富特色的建筑。
“高68班畢業(yè)55周年同學聚會(2021年5月28日)”“高69班畢業(yè)50周年同學聚會(2016年5月28日)”,走進鐘樓,在兩間相鄰教室的黑板上,1966級兩個班時隔5年的同學聚會的痕跡與簽名同時呈現(xiàn)。
在鐘樓,定格的時間不只是5年,而是86年。
80余年來,見證潭中孕育代代風流的鐘樓,在潭中學子眼里,已不只是一棟樓,而是青春追夢、飛舟向前的起點,是根、是魂,是不管走到哪都揮之不去的潭中象征與青春記憶。
由于年代久遠的原因,2000年前后,鐘樓逐漸卸下教學任務,被辟為校史館,供校友回校參觀瞻仰。
2014年,鐘樓被確認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可以樂觀地預見,始建于1933年、經受住戰(zhàn)火和歲月雙重考驗的鐘樓,已經見證了潭中近百年的風雨變遷,將繼續(xù)見證潭中新的榮光與輝煌。
學校升旗儀式。
2020(02)班級合唱榮獲湖南省建制班合唱比賽一等獎。
受潭中魅力感召和吸引,一批又一批教育工作者投入她的懷抱,以鐘樓、谷水為伴,甘為人梯,堅守傳承。
有近30年教齡的地理老師馬杰云,被潭中師生親切地稱為“小馬哥”:他在學生面前相當克制自己的情緒,偶爾同學很鬧,他也只是善意引導,學生很快就能安靜下來。他對年輕教師傾囊相授,沒有半點保留,從備課到上課到作業(yè)批改無不給予細心指導,一個學期聽徒弟的課達幾十節(jié)。
在同事、學生面前說話輕聲細語的小馬哥個子瘦小,卻在全市教育系統(tǒng)大名鼎鼎。
新高考改革,他曾參與修訂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地理科相關標準。他連續(xù)五年被聘為湘潭市“3+X”高考研究核心小組成員,每年受市地理教研室的委托在高三地理教師教研會上發(fā)言或上示范課,對全市高三地理教師進行指導,為提高全市地理教學水平作出了貢獻。
馬老師多次參加全市的初高中會考、高三高考模擬考試、教師業(yè)務素質測試、期末考試命題工作,多次被市教育局聘為高中教師資格認定的評委。
2018年10月,他參加華中師范大學考試研究院主辦的第一屆高考原創(chuàng)模擬命題大賽,從來自全國的1000多名地理教研員和一線教師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在小馬哥手下,才發(fā)現(xiàn)地理是如此的簡單?!薄半x開潭中5年了,特別懷念小馬哥和他的地理課。”“聽高三的兒子經常說起這名老師,兒子非常喜歡他,成為他的學生是一件幸運的事。”……因愛崗敬業(yè)、低調謙和、學科功底深厚,小馬哥贏得了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喜愛與尊敬。
“每次清晨一走進潭中,我就有種使命感、責任感和自豪感。”地理老師羅星介紹。
羅星2005年大學畢業(yè)前夕在潭中實習。通過一個學期的考核,數(shù)十個實習生中只有考核最優(yōu)的她被潭中留下了。“我是幸運的,且這份幸運一直伴隨我在潭中的每個日子?!?/p>
師徒結對,潭中鼓勵年輕老師多聽前輩的課。羅星跟著師傅馬杰云老師聽了3年課,不論是新課還是復習課一節(jié)都沒落下,聽課筆記寫滿了厚厚3大本。
名師出高徒,羅星快速成長。2008年參加現(xiàn)場賽課榮獲全國一等獎,多次參與“希望之星”教學競賽獲一等獎,先后被評為湘潭市地理學科骨干教師、湘潭市地理名師工作室成員。
成為教學名師之后,羅星從2013年開始擔任班主任?!袄蠋煵粌H能教書,還要會育人。這點從班主任一職上能得到完美體現(xiàn)?!边@是她對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通過實踐摸索,喜歡旅行和運動的羅星總結出通過活動開展與學生交心、交朋友的班主任秘訣。哪怕學習任務再重,羅星都會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跳繩、廣播體操比賽等活動,并且自己帶頭跳?!霸陉犃欣铮沂?號隊員。”羅星笑著說。
通過活動開展,羅星在班級營造民主和諧的溫馨氛圍?!昂⒆觽冇惺裁撮_心的、不開心的事都跟我說,我們親如一家人?!绷_星的手機微信圖像是所帶班級學生設計的班徽?!斑@樣我就能感覺跟孩子們時刻在一起?!惫芾砝砟钕冗M、愛生如子的羅星被學生親切地稱為“羅媽媽”。
從1989年調入潭中,化學老師周有達已在校工作33年,2008年被評為湖南省特級教師。1996年他倡議創(chuàng)辦校報《湘潭市一中》。同學們以校報為陣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開思想與風氣之先河。經過多年的堅持與努力,創(chuàng)刊26年的潭中校報多次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中學??蔀槿〗逃到y(tǒng)“校報湘軍”的一面旗幟。
1994年潭中正式面向整個湘潭地區(qū)招生。這一改革改變了龍琳的命運。那年夏天,家住韶山的她與幾位同學一起爬上從韶山到湘潭的綠皮火車到潭中參加考試。她如愿以償被錄取。“要知道,能佩戴上潭中的?;?,是當時湘潭許多初中生孜孜以求的夢想?!?/p>
大學畢業(yè)后,受惠于潭中自由求學、開放辦學思想的龍琳回到母校執(zhí)教,至今已是第22個年頭。“‘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曾經的老師成為同事,從前的校園在時代的發(fā)展變遷中呈現(xiàn)出嶄新的容顏,但鐘樓谷水依舊。人生之幸,莫過于一半以上的光陰都依偎在鐘樓谷水之畔。我還會繼續(xù)相伴下去,與我的學生攜手續(xù)寫這份母校情誼。”求學于茲、施教于茲的龍琳說。
教師是潭中的靈魂,是潭中精神和魅力的主要塑造者、見證者和傳承者。校友們最懷念和感激的還是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老師們。
去年年底,為紀念潭中建校120周年,一群校友發(fā)起設立“馬小平王蔭必”獎教獎學基金。以兩位獻身教育、英年早逝的教師命名設立獎教獎學基金,這在全省甚至全國都少見。這份特殊基金充分體現(xiàn)了潭中學子對恩師的緬懷與敬仰。
在大師云集、德藝雙馨優(yōu)秀教師隊伍的堅守與傳承下,潭中學子如一葉葉飛舟,不管順流逆流,奮發(fā)前進。正如潭中校歌所唱:母親為兒女升起征帆,明天明天,我們是奮發(fā)的飛舟!
成立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團,開設思想政治、科學實踐、人文社科、志愿公益等不同類別的58門校本課程引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與北京朝陽外國語學校結對合作辦學、與新西蘭藍山中學結成友好學校、與湖南科技大學達成合作辦學意向,培養(yǎng)的藝體特長生代表湘潭參加湖南省、全國或是世界比賽屢獲佳績……近年來,潭中踐行“五育并舉”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進入“十四五”,圍繞“五新潭中”這一新目標,潭中開啟新征程,書寫新輝煌。
改革新標桿。直面改革發(fā)展新階段、新征程,通過強隊伍、搭平臺、建機制、增投入,全力打造湘潭基礎教育界的潭中宏圖、潭中理念、潭中主張、潭中方案、潭中聲音、潭中行動、潭中經驗、潭中樣板、潭中品牌,努力成為省內知名、全國有影響的辦學新典型、新先鋒、新標桿。
質量新高度。學生發(fā)展質量是學校的生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永恒的奮斗目標。潭中人緊緊抓住市“普通高中創(chuàng)新人才教育培養(yǎng)學?!边@一契機,與奮斗結伴,與實干同行,不斷推進課程改革,切實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切實加強學科素養(yǎng)培訓,切實加強教學資源配置,切實提高課程教學效益,通過“質量提升戰(zhàn)役”等,打造教育教學質量新高度。
教育新生態(tài)。激活辦學活力,打造學校發(fā)展核心競爭力,努力構建學校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新生態(tài)。
校園新品質。著力將校園建成景色迷人的花園、凝聚智慧的學園、享受成功的樂園、體驗幸福的家園。堅定校園建設體現(xiàn)學校主流文化,突出營造優(yōu)雅舒適、特色鮮明的育人氛圍,并逐步向教育綜合體邁進的發(fā)展理念。
幸福新典范。致力于幸福潭中建設,不斷改善校園辦公條件,提高師生生活質量,提升教師的幸福體驗,努力構建有實惠的成長幸福、有發(fā)展的學習幸福、有品質的生活幸福、有安全的育人幸?!八膫€幸福”。
一元復始,氣象萬千。湘潭市一中黨委副書記、校長唐新建介紹,潭中將全面總結建校120年來的辦學成就,進一步激發(fā)辦學活力,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共同營造全新的教育生態(tài),通過五年的努力,將潭中打造成理念新、師資強、課程優(yōu)、管理精、特色明、聲譽好的高品質卓越型現(xiàn)代化高中,在重振輝煌、續(xù)寫榮光的新征程中朝打造“五新潭中”、培養(yǎng)“大其心以容物、虛其心以受善、平其心以論事、潛其心以觀理、定其心以應變”的“五心學子”奮斗目標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