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革命前輩的故事,就是播下一粒紅色的種子;參觀一處革命紀念場館,就是仰望一座精神的豐碑。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領悟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情懷和為民本質,2020年12月19日——20日,湘潭市一中全體黨員在黨委書記賀澤文的帶領下,赴郴州汝城縣沙洲村“半條被子”紅色教育基地及湘南起義紀念館等地,開展為期兩天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參觀學習活動。
12月19日,學習活動第一站來到汝城縣沙洲村。
在陳列館前坪的紅色廣場,全體黨員重溫誓詞。黨員同志們在賀澤文書記帶領下,舉起右手,莊嚴宣誓。
隨后,黨員們懷著崇高的敬意,來到“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參觀學習。大家參觀了當年紅軍長征路過汝城留下的歷史實物和珍貴照片,了解紅軍長征過境汝城時的歷史。一張張陳舊泛黃的歷史圖片、一條條曲折艱險的作戰(zhàn)路線、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讓大家駐足停留,靜靜聆聽,久久沉思。
“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深情講述?!鞍霔l被子”溫暖中國,因為它是軍民魚水情的縮影。 “半條被子”精神充分彰顯了我黨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生動體現(xiàn)了我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眾路線。
隨后,大家來到“半條被子”故事發(fā)生地舊址——徐解秀老人家中。
龍琳老師(左)與徐解秀老人的小兒子,84歲的朱忠雄老人(右)合影
大家實地重溫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參觀了當年三位女紅軍和徐解秀老人同睡的木床。
當年三位女紅軍和徐解秀老人同睡的木床
緊接著,參觀學習團一行來到沙洲村村部,進行了一場現(xiàn)場黨課專題學習。全體黨員聆聽了汝城縣委黨校劉基利老師題為《“初心”永遠是精神航標》的專題黨課。劉老師深情而詳細地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故事,深入分析“半條被子”的深刻內涵、時代意義,以及如何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她說,“半條被子”的故事彰顯了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懷,彰顯了人民政黨的嚴明紀律,彰顯了人民擁護的磅薄力量。
黨課結束后,賀澤文書記發(fā)表了講話。
他說,在參觀學習中,我們不斷被感動,不斷被激勵。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我們要深刻領會“半條被子”所彰顯的精神,把我們的工作與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聯(lián)系在一起,不忘初心,立德樹人。
12月20日,參觀學習活動一行來到湘南起義紀念館。
黨員同志們在講解員的解說帶領下,重溫了湘南起義的光輝歷史,瞻仰了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切身體會了共產黨人始終為人民的不變初心。
為期兩天的參觀學習是短暫的,但“半條被子”的溫暖卻永無止境。大家紛紛表示收益頗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思想的洗禮。賀澤文書記勉勵各位黨員同志,大力傳承“半條被子”紅色基因,將其轉化為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熱情與動力,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以為國育良才為使命擔當,更加勤勉工作,為潭中的發(fā)展再立新功。
撰文:龍琳
攝影:陳健忠
美編:黎立陽
編審:胡秋香
終審:賀澤文